阅读历史 |

情况(1 / 3)

加入书签

宋悠没追问下去,主要是她也没多大好奇心。她本来就是家里面最小的妹妹,是受到全家人的照顾,她只有哥哥姐姐,没有弟弟妹妹。

不过,她没想到,他没来得及问张阿杰这么回事。

张阿杰就先一步找上了她,还是亲自到她家来找他。

宋悠在家学做凉面,把面条上锅蒸,关于要如何做,还是邻居的安婶婶告诉她方法。

面条放进蒸笼里,她正烧着火,注意锅的情况。这时她听到有人敲门,放下烧火的火钳,跑去开门。

“怎么是你,你怎么找到我家了?”看到来人后他还挺意外的。

张阿杰跟着宋悠进去。

“我有事来找你,想让你帮忙。”他也不客气,开门见山。

“找我帮忙?”宋悠走到厨房,坐在火炉子前继续烧火。

张阿杰脖子往前一伸,好奇地打量。

“你这是在做什么?煮饭。”

宋悠阻止他要打开锅盖的动作。

“别碰,我这是在蒸面,还没好,不要打开。”

“蒸面,你准备做什么?做凉面?”他很快就想到了。

宋悠:“是呀,我是听别人说了做凉面的步骤,所以打算尝试一下,看行不行。”

张阿杰道:“原来你还有这个爱好,看不出来。”

宋悠:“我从小嘴馋,想自己动手试试。”想到可以尝到自己亲手做的,她就很兴奋。

他又想起事,看向张阿杰:“你不是有事要找我,说吧,到底什么事。”

张阿杰换了一副表情,可怜地看向她:“老大,这事一定要帮我。我除了找你,我实在想不到找谁比较好。”

宋悠越发不理解了,抓着脑袋:“我实在想不出,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。还只能是找我,才能帮你解决问题。说吧,到底什么事?”

张阿杰不愿意:“你先答应我。”

宋悠拉下脸:“讲。”

张阿杰不敢和宋悠绕圈子,只好说实话。

“想必你也知道我照顾我堂妹的事,她父母都外出打工了,就她和爷爷奶奶在家。可我是一个大男人,照看不了小女孩。”他犹犹豫豫,磨磨蹭蹭地看宋悠。

说完还紧张看向宋悠:“你明白我的意思不?”

宋悠插着腰:“你是想要我平日多照顾,开导你妹妹,是吧。”

“差不多。”

“可以是可以,不用你也要答应我一个要求。”

张阿杰:“没问题。”

“等我把面条做好后,你就带我一起去。”

宋悠把煮熟的凉面捞出来,用色拉油上色,电风扇吹凉后等几个步骤完成后,跟着张阿杰去了。

张阿杰的堂妹家距离他不是很远,就在他家屋后面,走几步就到了。

宋悠边走和他边聊:“你堂妹家就她一个人吗?”

张阿杰道:“不是,还有爷爷奶奶也在,平日就是他们照顾妹妹。”

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,年轻人则到外地打工,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家。这种情况在农村实在是太常见了,没有家长们的陪伴和教导,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要么极其叛逆,不服管教,那么就沉默寡言。

“你妹妹的父母呢?他们不回来?”宋悠在心里有了答案,她还是多问一句。

张阿杰抓着头发:“叔叔婶婶去打工了,就剩下妹妹了。不仅如此,爷爷奶奶也快八十了。”

“什么,快八十了?他们就能放心把小孩和老人放在家里,这要是出什么意外,可还得了。”宋悠显然不能俩基恩

张阿杰:“没办法,在家里种地也挣不了什么钱,本地的工价又低,就去了外地。”

为了生活,为了养活这个家庭,只能背井离乡,去其他地方挣钱,无奈又辛酸的。

怕宋悠不答应,张阿杰还特意道:“不过你放心,我们家和妹妹家挨得近,平日里有什么事也可以互相照顾。”

能住在一个村的,大都是一个姓,要不就是沾亲带故。

宋悠着急地要赶着去,动作不由地快了起来。

张阿杰倒是不着急:“老大,您慢点不要摔倒了。”

宋悠等着他,两人脚步很快,很快就到了。

站在院坝,她看到坐在门口一侧的一对老人,他们佝偻着背,脸上皮肤松弛,布满皱纹,眼窝已经凹陷下去,一看就是历尽沧桑。

张阿杰在他们蹲下来,仰头看向他们,笑着和他们打招呼:“爷爷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