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021 花间堂谢家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车撞墙后,我把要求写在了他车里的液晶屏上,他以为是自己中了邪,被鬼盯上了。”

这世上没有鬼,但有人心虚。

吴浩敏听得半懂不懂:“什么是刹车控制器?”

“我自己做的一个小东西,没有多少技术含量。”温长龄把兔子公仔上的胡萝卜取下来,拿在手里玩,“不过那东西只能吓吓孙争那种只敢窝里横的软蛋。”吓吓就可以了,安装的时候她留了分寸,不伤人性命。

“你还会做那种东西?”听着就很难。

温长龄点头,并没有炫耀的成分,只是平静地陈述一个事实:“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。”

她会制硫酸,做炸弹。只要她想,她都做得出来。

吴浩敏感觉重新认识她了:“你看着挺乖的。”

温长龄没有接话。

她不乖,从来都不。

“长龄,你为什么会来荷塘街?你的家人呢?”

温长龄垂着头:“我没有家人了。”

那一瞬间,吴浩敏在温长龄的身上感觉到了毛骨悚然的阴郁感,那是一种很矛盾的、纯真与邪恶并存的感觉。

吴浩敏没有再继续追问,只是再三嘱咐她,刹车控制器这件事不能和任何人说。

朱婆婆应该也知道了孙争的事,没说什么,就炖了一锅牛骨汤,把肉多的都夹给了温长龄,还给她煮了一碗糖水土鸡蛋。

周一,温长龄上白班。

帝宏医院的肿瘤科是大科,细分成了肿瘤内科、肿瘤放射治疗科、肿瘤外科。温长龄所在的关怀病房划分在了肿瘤外科,肿瘤外科有两位护士长。

屠启珍护士长一直都很照顾温长龄,觉得她话少、做事仔细、有责任心。屠启珍不止一次公开表扬温长龄。

医院里关于温长龄和晏丛的小道消息屠启珍没少听说,每次听到,她都替温长龄生气。要是传两个人在谈恋爱也就算了,总是传温长龄抱大腿之类的,甚至还有更难听的,这么传不是谁真的看到了什么,仅仅是因为两個当事人的家境和经济条件不对等。

下午,屠启珍趁着闲暇,把温长龄叫到一边,和她说私话。

“长龄,明天下班了有时间吗?”

“有的。”

温长龄平日里没什么娱乐,也不社交,下班了有大把的时间。

屠启珍就不绕弯子了:“我有个同学,她表弟在律所上班,各方面条件都不错,长得也还可以,父母都是公务员,家里有房有车,你要不要去见见?”

哦,相亲啊。

温长龄不太想:“不了。”

“见见嘛,反正也没什么坏处。见完了你要是不满意,就回来跟我说,我去帮伱拒绝。”

温长龄把头摇成拨浪鼓。

“你就当给我个面子,一起吃个饭,好吗?”

屠启珍很会软磨硬泡,盛情实在难却,温长龄只好答应了:“好吧。”

“那我来约。”

温长龄交接完班,刚过五点。朱婆婆打来电话,让温长龄晚饭回家吃,说做了红烧排骨和清蒸鱼。

这次的司机师傅又不熟路,下车的地方不是温长龄常走的那个路口。她兜兜转转,绕了不少路,到家时天已经快黑了。

如意当铺外面的灯笼亮了,今天的气温高,谢商正在给门口那盆被晒得蔫头耷脑的丝兰浇水。

他抽出空,瞧了一眼绕路绕得灰头土脸的温长龄。

“又迷路了?”

温长龄是有点倔强在身上的:“没有。”

谢商把浇花壶随手放在一旁,起身,站在檐下:“下次再找不到路,你抬头看灯笼。”

温长龄抬头,才发现街上灯笼已经都换新了,如意当铺挂的是兔子灯笼,朱婆婆的钟表店也是兔子灯笼,都用彩墨描了色,画得很精致,这些应该就是前几日谢商帮着林奶奶一起画的。

“你顺着画兔子的灯笼走,就不会迷路。”

荷塘街前前后后几条街几条巷都挂上了新灯笼,灯笼上面都画了小动物。

谢商不要开当铺算了,不如做个画师。

温长龄走近一点,谢商很高,她要抬着下巴看他:“你是不是什么都会啊?”

会点香、会弹筝、会打碟,还会画灯笼。

“也不是。”

温长龄觉得他太谦虚了。

他告诉了温长龄一个很少人知道的、他的小秘密:“我不怎么会用筷子。”他站在丝兰的旁边,郎艳独绝,立如芝兰玉树,“上次你点的酸豆角切得太碎了,我根本夹不起来。”

怪不得那碟酸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