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0485 联手(1 / 2)

加入书签

可是不管冯永怎么劝说,看样子糜照主意已定。  “冯君侯不必再劝我了,我主意已定,这南中,我是不得不去。若是去了,凭糜家的底子,在那边说不得还能活得自在些。”  “若是不去……”糜照脸上尽是无奈,“我在锦城的日子未必好过。”  冯永皱眉,“为何?”  “君侯在狱中一个月,却是不知,在今年的大朝会后,有人曾上过奏言,说糜家囤积粮食,哄抬粮价,又恶意蓄奴,无视国法……”  糜照又苦又涩地说道。 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,不要说是自己,就是宫里的那两位,也是压根都没能预料到的。  不得不说,世事无常啊。  “糜家,难道当真囤积过粮食?”  冯永犹豫地问道。  糜照此时,当真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  只听得他说道,“我们糜家本就是豪商出身,经营产业,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?”  “若说到哄抬粮,前两年粮价大涨,这其中又不是糜家起的头,相反,我们糜家为了抑制粮价,甚至还抛售出去了大部分的粮食。”  “当然,这其中,也获了不少利。但仅靠糜家一家,又如何能与蜀中的世家对抗,故没能把粮价压下去,在他人看来,这就是哄抬粮价。”  冯永点点头,有些怜悯地看了一眼糜照。  皇家的白手套,不好当啊。  事情办好了,是皇家的功劳。  事情没办好,是白手套的锅。  想到这里,冯永不禁有些奇怪地问道,“这种事情,怎么这个时候才被翻出来?”  糜照古怪地看了一眼冯永,轻轻摇头,“刘家也被弹劾了。”  说着,竖起两根手指头,“两家皇亲国戚,在大朝会过后,就一起被弹劾。”  冯永挑挑眉头,心里终于肯定下来:看来果然是与自己有关。  兴汉会里头全是权贵二代,内部消息得知得快,也传递得快,甚至还可以在彼此之间连枝同气。  但冯永也没想到小伙伴们会这么给力。  看来糜照在这里请自己吃饭,也是有原因的。  权贵想要吃肉,那是本能。  只看吃相是难看还是文雅一些罢了。  至于学着丞相过清廉日子,也不是没有。  但你不能要求大伙全都这样吧?  世间有多少家不吃肉的权贵?  真要严查起来,除了丞相府里的那些人,权贵们有几个屁股底下是干净的?  更何况糜家这种为皇家办事的家族?  像李严这种最顶级权贵,还是大汉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,不也一样是家中奢侈成风?蓄奴无数?  也没见有人去说他有什么不对。  而同样是奢靡成风的刘家,却在这一次中遭到了弹劾。  说一千道一万,原因其实很简单:糜家和刘家,挡住别人的财路了。  越雋的马场,锦城的祝鸡翁之术,南中的种植园,还有那秋日养蚕,冬日羽绒服……  多少人都在渴望能在其中分一杯羹,多少家已经开始把钱粮投进去了?  可是冯永竟然被他们两家弄得入了狱!  真要是让冯永出了什么事,大汉不知多少勋贵家就得要暴走。  事实上已经开始暴走了:妈的大伙辛辛苦苦沙场拼命,图个什么?  不就是为了能给子孙留点基业?  你们两家就这么见不得我们的好?  所以因为冯永入狱而产生了某种不知名的风险,权贵突然间就暴躁了起来。  苦日子过得太久了哇!  而且平时顶头还有一个丞相府在压着,想明目张胆地巧取豪夺,那就是自寻死路。  现在好不容易有盼头,而且还是合理合法地吃肉,又不是巧取豪夺,难道这都不行?  果断不能忍!  皇家又咋啦?  皇家的江山,还不是大伙帮你打下来的?  想当年,先帝在时,还和我们一起称兄道弟呢?  大汉危难之时,大伙过得都是苦日子,也没说什么吧?  现在有机会吃点肉的同时,也是同样为了能早日平定越雋的夷乱,陛下你总不能连这个机会都不给吧?  张星忆不是公主,但她如今的价值,比公主还要有份量。  因为她只要嫁给了冯永,那冯永真成了外戚。  到时皇室自然是要吃肥了,但最后剩下几滴汤给别人喝,谁知道?  糜照看着冯永,眼神极是复杂,同时还有些许的畏惧。  “冯君侯,小弟知道,此次是做差了。别说是小弟,就连……”  糜照用手指指了上空,苦笑一声,“也没想到君侯竟然有这般大的魄力。”  魄力?  冯永轻轻一笑,摇了摇头,“这不是什么魄力,这个是我在南中时就已经计划好的。只是没想到在这个骨节眼上,你们自己撞上来了。”  说着,又是怜悯地看了一眼糜照。  想要开发出越雋那个大平原,光靠自己这几家,也不是说不可以,但所需要的时间太久了,更别说还要先平乱。  真要让自己埋头经营那里,北伐这么大的事,哪有机会去参与?  所以自然是靠人多力量大,让大伙一起拿钱粮砸出来。  糜照自然知道冯永嘴里所说的早就计划好的是事实。  因为他早先作为兴汉会在锦城里的代表人物之一,早就接到冯永从南中传过来的消息,让大伙都攒点钱粮,准备再干一票大的。  只是没想到这一票竟然干得这么大。  此时再听闻此话,嘴里只觉得满是黄连,苦不堪言。  想起冯郎君历来所做的事,糜照不由地有些后悔:到底还是小看了此人。  此人所要谋划的事,从来都是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事情,甚至是国之大事,哪有小事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